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

改革宗信仰告白精选系列之三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


译注:王志勇牧师

香港雅和博圣约书院·美国雅和博传道会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

译注:王志勇

出版:美国雅和博传道会

电话:(001) 703-437-8430

电邮: Renjiaoxinxue@gmail.com

网站:www.chinareformation.com

版权所有 © 王志勇

版次:2013年第一版/2014年第二版/2021年第三版

The 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

Translator: Rev. Zhiyong Wang

Publishers: Ahavah Institute, U. S. A.

                   Centreville, Virginia, 20120

                   Tel: (001) 703-437-8430

                   Email: Renjiaoxinxue@gmail.com

Website: www.chinareformation.com

First Edition, September, 2013

Second Edition, November, 2014

Third Edition, August, 2021

ISBN:

Copyright © by Zhiyong Wang

All Rights Reserved

改革宗信仰告白精选系列

  1. 《使徒信经》简释
  2. 《威斯敏斯德信条》译注
  3.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译注
  4. 《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译注
  5. 《比利时信条》译注
  6. 《海德堡教理问答》译注
  7. 《多特信条》译注
  8. 海伦堡:《基督教基要真理问答》
  9. 克斯坦:《<海德堡教理问答>提要》释义
  10. 文森特:《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释义

目录

改革宗信仰与圣而公之真理

–“改革宗信仰告白精选系列”简介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简介

引言:1-3问

一.人生的首要目的:1问

二.人生的唯一准则:2问

三.圣经的主要教训:3问

第一部分:我们当信什么:4-38问

一.上帝的特性:4-6问

二.上帝的预旨:7-8问

三.上帝的创造:9-10问

四.上帝的护理:11-12问

五.始祖的犯罪:13-14问

六.犯罪的后果:15-19问

七.上帝的救恩:20-22问

八.基督的拯救:23-28问

九.圣灵的工作:29-31问

十.救恩在今生的益处:32-36问

十一.救恩在今生之后的益处:37-38问

第二部分:我们当做什么:39-112问

一.顺服与律法:39-42问

二.十诫的序言:43-44问

三.第一条诫命:45-48问

四.第二条诫命:49-52问

五.第三条诫命:53-56问

六.第四条诫命:57-62问

七.第五条诫命:63-65问

八.第六条诫命:67-69问

九.第七条诫命:70-72问

十.第八条诫命:73-75问

十一.第九条诫命:76-78问

十二.第十条诫命:79-80问

十三.罪所当受的处罚:82-84问

十四.赐恩之道:85-88问

十五.圣经与赐恩之道:89-90问

十六.圣礼与赐恩之道:91-93问

十七.洗礼:94-95问

十八.圣餐:96-97问

十九.祷告与赐恩之道:98-99问

二十.主祷文序言:100问

二十一.主祷文六大祈求:101-106问

二十二.主祷文结语:107问

改革宗信仰与圣而公之真理

–“改革宗信仰告白精选系列”简介

   上帝特别眷顾中国教会,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的重建和复兴过程中,使得教会内外越来越多的仁人志士一致认识到正统改革宗神学的精纯和作用。因此,我们特别编撰“改革宗信仰告白精选系列”,帮助人们明白“历史性”、“经典性”、“正统性”改革宗信仰的真意。

“历史性”是指我们所介绍的改革宗信仰,并不是现代人一时兴起而杜撰的体系,而是有其历史的渊源和传承,此处所收集的信经信条就是记载这种历史性渊源和传承的文本;“经典性”是指我们所介绍的改革宗信仰并不是个人尚不成熟的看法,而是在宗教改革成熟时期的产物,此处所收集的信经信条就是宗教改革成熟时期的经典作品;“正统性”是指我们所介绍的改革宗神学不是旁门支流的思潮,而是宗教改革时期改革宗教会正式讨论、通过并一致认信的正确教义。

      其实,追本溯源,改革宗信仰并不是宗派性神学,而是不断改革归正、回归圣经、精益求精的运动。这一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不是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也不仅仅局限于路德、慈运理、加尔文、诺克斯等欧洲宗教改革时期的代表性人物,而是历世历代以来各族各方无数得蒙上帝光照的个人心灵。当人起初受造的时候,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受造”的(formed in the image of God);当人犯罪堕落的时候,这一形象就“受到了罪的扭曲”(deformed by the sin of the fall);当人重生的时候,上帝就“在基督里通过圣灵的大能重新创造了我们”(reformed in the heart in Christ by the power of the Holy Spirit)。因此,在口头上认信改革宗信仰,加入改革宗教会,传讲改革宗神学,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真正的“改革宗”人士,绝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认信和传讲,也不在于在什么形式的教会中聚会或事奉,而是在于个人的心灵真正被上帝的慈爱和大能改变,真心认罪悔改,归向上帝,归向真理,爱主爱人。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祈求上帝,使更多的人真正成为被上帝改变了生命的真正的“改革宗”人士!

      当然,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改革宗”(Reformed)这样的名词确实一开始是出现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洲。那时,上帝兴起路德、慈运理、加尔文、诺克斯等等既有生命、又有学问的人,使他们带领教会在教义、治理和敬拜上破除当时教会中盛行的各种迷信和败坏,归回圣经中所启示的真道,使得教会再度复兴,这就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在这一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了后来著名的“五大唯独” (Five solae)。首先,这一宗教改革运动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信仰的权威上,强调基督徒最终当以上帝所默示的圣经为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标准。因此,在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权威上,基督徒不可把教会的传统或教宗的权威等同、甚至凌驾于圣经之上,这就是著名的“唯独旧新约圣经”的原则(Sola scriptura)。第二,在罪人得救的根基上,宗教改革强调唯独因为上帝主权的白白的恩典,不是因为人的善行或决志,这就是“唯独上帝的恩典”的原则(Sola gratia)。第三,在罪人称义上,强调唯独通过信心才能领受耶稣基督已经做成的义,这种信心本身也是上帝赐给的,这就是“唯独因信称义”的原则(Sola fide)。第四,在罪人得救的中保上,强调唯独耶稣基督是上帝和罪人之间独一的圣约的中保,不管是教会、圣徒,还是耶稣在世上的母亲马利亚,都不可僭越耶稣基督这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唯独耶稣基督”的含义(Solo  Chiristo);第五,在基督徒人生的首要目的上,则是强调认识上帝,荣耀上帝,以上帝为乐,这就是“唯独上帝荣耀”的原则(Soli Deo gloria)。这“五大唯独”概括了宗教改革神学的精义,当然也是圣经中所启示的基要真理的精义。改革宗神学高举这五大唯独,不是因为这是改革宗宗派性的标记,而是因为这既是圣经中所启示的真理,也是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教会一致的看见,并且也合乎历世历代众圣徒一致的心灵经历。因此,从历史、教义的传承以及个人心灵蒙恩的经历来看,凡是认同此处的“五大唯独”原则的人,就是真正的“改革宗”人士。

    所以,严格讲来,改革宗神学既不是宗派性神学,也不是时代性神学,更不是民族性、国家性、地域性神学,而是整个圣经所默示、历代圣徒所认信的“圣而公之教会”的“圣而公”之真理。我们可以说,真正的改革宗神学必然是属于“圣而公之教会”的真理认信,同时也必然是人人都当实践的“圣而公”的真理体系。这一真理体系以圣经中所启示的主权的上帝为中心,以耶稣基督为个人和社会独一的救主,注重上帝的圣约与律法,强调人人都当敬畏上帝,信靠基督,爱主爱人,守约守法。这样的真理体系,既注重律法与福音的平衡,也注重个人得救与社会公义之间的关系,乃是上帝所启示的具有绝对性、超验性和普世性的真理体系。从这种“圣而公”的普世真理和普世价值而言,所有追求上帝和真理、愿意在主耶稣基督里认罪悔改、爱主爱人的人,都属于真正的“改革宗”人士。

因此,在这一精选系列中,我们首先推出的就是《使徒信经》之简释,并附注《尼西亚信经》、《迦克顿信经》和《亚塔纳修信经》,表明改革宗神学对“圣而公之教会”正传的继承,因为这四大信经是基督教会在初期五百年期间抵挡异端、捍卫真道的结晶,明确地概括了上帝三位一体和耶稣基督神人二性的教义,是历代正统教会一直接受的信仰标杆。在这四大信经之后,就是英国清教徒所制定的《威斯敏斯德标准》(《威斯敏斯德信条》、《威斯敏斯德大教理问答》和《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与欧洲大陆改革宗教会所制定的《三大合一规范》,也就是《比利时信条》、《海德堡教理问答》和《多特信条》。最后三本则是解释性、教导性的资料,一是荷兰改革宗神学家海伦堡所著的《基督教基要真理问答》,这本书简明扼要,可以用于教导慕道友明白基督教信仰,也可用于一般查经班,使已经信主的人明白基督教基本要道。二是《<海德堡教理问答>提要》释义,这是《海德堡教理问答》的精要教训,以简洁明了的形式阐明了基督教信仰的基本内容。三是英国清教徒文森特所著的《〈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释义》,全面、精确地解释了《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的内容,不仅是作为历史文献详尽地介绍改革宗与清教徒神学的经典之作,也是目前基督徒全面、深刻地了解圣经启示和基督教基要真理的佳作。这本书在中国大陆已经印发了几十万册,很多圣徒由此得到造就,归荣耀给上帝。

当然,我们学习这些信经信条的目的要端正。不管这些信经信条所传递的教义或神学何等正统,何其卓越,我们首先要做到的都是摆正我们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不要自高自大,更不要随意论断、拆毁别人,毫无体恤、尊重、爱护、造就他人之心。雅各警告说:“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雅2:19-20)。此处雅各强调说,即使是那些鬼魔之类的东西也是相信上帝只有一位,在这一点上他们所持守的是“正统教义”或“正统神学”。但是,他们心中没有爱主爱人的心,当然在行为上也体现不出来。因此,我们学习正统教义或神学的心态首先应当是爱主爱人,从自己做起,活出真理的样式来,自然就会有上帝的祝福和生命的感力,不必自诩正统,骄傲自大,肆意论断他人,一个人就扮演起“宗教裁判所”的角色来,变得像鬼魔一样面目可憎。这样既不荣耀上帝,自己也不得益处,当然更没有爱主爱人的美好见证,不仅不能吸引人学习改革宗神学,甚至使得改革宗神学这美好的传统也因着我们的恶言恶行而被人轻看,这是极其令人遗憾的。

唯愿上帝怜悯、保守、祝福中国正在兴起的改革宗教会,使改革宗人士具有谦卑、博大、仁爱、温柔的“圣而公”情怀,在真理上要有旗帜鲜明的历史传承和坚定立场,但在爱心上不要有唯我独尊的复古主义和宗派主义习气!真正的改革宗人士当时刻警醒, 深知自身的败坏何等愚顽,我们都是蒙恩的罪人,需要一同仰望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赦罪之恩!世界的诱惑何其众多,我们都是软弱的器皿,需要一同寻求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坚固之恩!撒但的攻击猛烈,我们随时都有可能跌倒,需要一同寻求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保守之恩!

唯愿上帝怜悯我们,赐福我们,用脸光照我们,使我们不断从自身做起,攻克己身,在个人美德和善行上成为中国众教会的祝福!唯愿上帝保守中国教会的改革,使得中国教会在真理和爱心上成为普世教会的祝福!唯愿上帝怜悯中国,使得上帝公义的律法和恩惠的福音得以广传,兴起教会在社会中发挥光与盐的作用,使中国社会成为真正的敬畏上帝、爱主爱人的社会!唯愿上帝祝福这一系列丛书,使众多教会能够“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哪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耶6:16)。

                                             主仆:王志勇

                                         美国雅和博研修院院长

美国改革宗长老会主恩基督教会 主任牧师

二零一三年八月十五日于雅和博心斋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

翻译:王志勇牧师

《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是在一六四七年英国威斯敏斯德会议产生的。一六四八年七月为苏格兰大议会采纳,同年九月由英国议院审查批准,直到今天一直为改革宗教会广泛使用。它用字审慎、字义明晰,在宗教改革所产生的众多信条和教理问答中堪称奇葩。它既可作为教导孩童和初信者的指南,也是信徒研究神学最好的入门书。它所集中讨论的是基督教的教义,而不是事实,所以它的结构不是按圣经记载中历史的顺序,而是按教义内在的逻辑顺序。正如著名改革宗神学家华菲德博士(Benjamin Brekinridge Warfield,1852-1920年)所言,威斯敏斯德议会所留给后代的是“迄今为止人所撰述的最详尽的教义陈述”,始终散发出“属灵宗教最美的香气”。在威斯敏斯德会议制定的文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威斯敏斯德小教理问答》。它作为教导基督教信仰的简介,将基督教的教义简明扼要地阐明,是教理问答中的杰作。目前,此教理问答仍然是改革宗教会的教义标准之一。

       1.引言

       “引言”部分共有三个问题,直接涉及人生的三个大问题:生活的目的、生活的标准与生活的内容。可见,基督教教义是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

       第一问是在改革宗教会内最著名的问答之一。这一问首先将“人生的首要目的”提了出来,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乃是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甚至是明白真道的基督徒与稀里糊涂的基督徒之间的分水岭。“荣耀上帝,以祂为乐,直到永远”这一清楚而响亮的回答,显明基督徒的人生已经从自我中心开始转向以上帝为中心。“惟独上帝的荣耀”,这也是宗教改革的口号之一。

       第二问立即提出了“准则”或“标准”的问题,旧新约圣经中的全部圣言乃是我们基督徒信仰与行为的最高准则。此处既强调了圣经在基督徒生活中的权威性,也强调了旧新约圣经之间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今日华人教会普遍注重新约圣经,忽视对旧约圣经的研读和讲解,在信仰与生活上造成诸多的偏颇之处。而教理问答的主要作用就是使信徒对基督真道有一个全面并平衡的看法。

       第三问非常凝炼地总结来看圣经的教训,一是人对上帝当信什么,二是上帝要人当尽什么本分。今日很多教会受反知识、反律法这两大毒瘤的影响,不注重向信徒讲明当信什么,只是一味强调“信”,这样的“信”离开上帝的真道,往往有迷信、偏信、狂信的色彩。同时,也有很多教会受神秘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影响,不注重个人所当尽的本分或责任,只强调个人的神秘感受和物质所得,往往使信徒或者消极闭世,或者仍然是自我中心,不能主动积极地在日常生活中荣耀上帝,造福他人。惟愿这一教理问答能够帮助更多的基督徒明白自己所信的到底是什么,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到底应当如何荣耀上帝。

       2.第一部分 :我们当信什么

       这一部分共有32个问答,从第4问至38问,阐明了基督徒当信的基本要道。这一部分虽然并没有像《海德堡教理问答》一样,明确地按《使徒信经》的内容来讲解,但基本上仍然按《使徒信经》的架构阐明了圣父上帝与创造的教义、圣子上帝与救赎的教义和圣灵上帝与成圣的教义。

       3.第二部分 :我们所当作的是什么

       在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了十诫与主祷文,从第39问至最后107问。作为基督徒,我们都晓得当遵行上帝的旨意。关键是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在今日中国教会中,有人主张“效法基督”,或者“以基督为标准”,也有人强调服从圣灵的“感动”和“引导”。这些话听起来好听,但仍然让人无所适从。“效法基督”,当然基督徒当效法基督,但问题在于我们在哪些方面效法基督呢?我们显然不能效法基督在海面上行走,因为基督不仅是完全的人,还是完全的上帝,圣灵在祂身上的膏抹是没有限量的,基督所行的很多事我们都无法效法。“以基督为标准”,这更有点混乱。基督是我们的救主,怎能与“标准”混在一起呢?基督徒当然应当顺从圣灵的感动和引导,但问题在于如何判断这是来自圣灵的感动和引导呢?我们如何知道这些感动不是出于人的私欲,甚至邪灵的诱惑呢?其实,基督的教训很简单:“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约14:15)。此处的“命令”就是诫命。上帝的律法和诫命就是上帝想显明的旨意,目的就在于“为要我们殷勤遵守”(诗119:4)。当然,在这一部分也明确指出,没有人能够完全遵行上帝的律法,即使已经重生得救的人在今生今世也不能完全遵行上帝的诫命。因此,我们得救称义是本乎上帝的恩典,得救之后分别为圣也是完全倚靠上帝的恩典。所以,上帝也赐给我们各样赐恩之道,也就是藉以得蒙上帝恩典的途经。在这一教理问答中,强调三大赐恩之道,一是读经听道,二是参加圣礼,三是常常祷告。我们要善用、珍惜这三大赐恩之道,否则我们的灵命就容易枯干,无力活出丰盛的生命来。

引言

一.人生的首要目的

1问:人生的首要目的是什么?

答:人生的首要目的就是荣耀上帝(罗11:36;林前10:31),以祂为乐,直到永远 ( 诗 73:25-28)。

二.人生的唯一准则

2问:上帝赐给我们什么标准以指导我们荣耀祂,并以祂为乐呢?

答:记载于旧新约圣经中的上帝的圣言(提后3:16 ;弗2:20),是指导我们荣耀祂,并以祂为乐的唯一标准 (约壹1:3-4)。

三.圣经的主要教训

3问:圣经主要教训什么?

答:圣经主要教训:人对上帝当信什么,以及上帝要求人当尽什么本分(提后1:13,3:16)。

第一部分:我们该信什么

一.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4问:上帝是怎样的上帝?

答:上帝是个灵 (约4:24),祂的存有(出3:14)、智慧(诗147:5)、权能 ( 启4:8)、圣洁(启15:4)、公义、良善和信实(出34:6-7),都是无限(伯11:7-9)、永恒(诗90:2)、不变的(雅1:17)。

5问:上帝是独一的吗?

答:上帝是独一无二,又真又活的(申6:4;耶10:10)。

6问:上帝有几个位格?

答:上帝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个位格是同一上帝,同质 ,同权,同荣(约壹5:7[1];太28:19)。

二.上帝的预旨

7问:上帝的预旨是什么?

答:上帝的预旨乃是祂在永世中按照自己的旨意所定的的计划。为了祂自己的荣耀,上帝预定了将要发生的一切(弗1:4,11;罗9:22-23)。

8问:上帝怎样实施祂的预旨?

答:上帝在创造和护理之工中实施祂的预旨。

三.上帝的创造

9问:上帝的创造之工是什么?

答:创造之工乃是上帝用祂权能的话,六日之内从无中造出万有,并且都是很好的(创1:31;来11:3)。

10问:上帝是怎样造人的?

答:上帝照着祂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造男造女,有知识、公义和圣洁,并赋予他们治理万物的权柄(创1:26-28;西3:10;弗4:24)。

四.上帝的护理

11问:上帝的护理之工是什么?

答:上帝的护理之工乃是:祂极其圣洁(诗145:17)、智慧(诗104:24;赛28:19)、有权能地(来1:3)保守、统管祂所创造的万有及其一切行动(诗103:19;太10:29-31)。

12问:上帝对起初受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护理?

答:上帝创造了人,就与他立生命之约,以完全的顺服为条件;并用死亡为刑罚,禁止他吃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创2:17;加3:12)。

五.始祖是如何犯罪的

13问:我们的始祖守住起初受造的状况了吗?

答:我们的始祖在当初意志自由的状况中,因犯罪干犯上帝,便从起初受造的状况中堕落了(创3:6-8,13;传7:29)。

14问:什么是罪?

答:罪就是不遵行或违背上帝的律法(约壹3:4)。

15问:是什么罪使我们的始祖从原来受造的状况中堕落的?

答:是吃禁果之罪使我们的始祖从原来受造的状况中堕落的(创3:6,12)。

六.始祖犯罪的后果

16问:全人类都在亚当的首次犯罪中堕落了吗?

答:上帝与亚当所立的约,不仅是为他,也是为他的后裔,所以那按常例而生由他传下的全人类,都在他里面犯了罪,并在他首次犯罪中与他一同堕落了(创2:16-17;罗5:12;林前 15:21-22)。

17问:堕落使人类处于什么状况之中?

答:堕落使人类处于罪恶和愁苦的状况之中(罗5:12)。

18问:人堕落后所处的有罪状况包括什么?

答:人堕落后所处的有罪状况包括亚当第一次犯罪所负的罪债,原义的丧失,和整个人性的败坏,即所谓的原罪,以及由原罪所生发的本罪(罗5:12,19;罗5:10-20;弗2:1-3;雅1:14-15;太15:19)。

19问:人堕落后所带来的愁苦是什么?

答:全人类因堕落而丧失了与上帝的交通(创3:8,10,24),并处于祂的忿怒和咒诅之下(弗2:2-3;加3:10),因此当受今生的一切痛苦、死亡和地狱永远的苦楚(哀3:39;罗6:23;太25:41,46)。

七.上帝的救恩

20问:上帝任凭全人类在罪恶和愁苦的状况中灭亡吗?

答:上帝既然完全因着祂自己的美意,从永恒拣选了一些人得永生(弗1:4),就设立恩典之约,要藉着一位救赎主把他们从罪恶和愁苦中拯救出来,使他们进入得救的状况(罗3:20-22;加3:21-22)。

21问:谁是上帝选民的救赎主?

答:上帝选民唯一的救赎主乃是主耶稣基督(提前2:5-6),祂是上帝的永恒之子,成为人(约1:14;加4:4),因此曾经是,并且继续是上帝与人,二性有别,一个位格,直到永远(罗9:5;路1:35;西2:9;来7:24-25)。

22问:基督既是上帝之子,是怎样成为人的?

答:上帝之子基督取了人实在的身体(来2:14,16;10:5)和有理性的灵魂(太26:38),成为人,藉着圣灵的权能,在童女马利亚腹中成孕,从她出生(路1:27,31,35,42;加4:4),只是没有罪 (来4:15;7:26)。

八.基督的拯救

23问:作为我们的救赎主,基督执行什么职分?

答:作为我们的救赎主,基督执行先知、祭司和君王的职分,祂在降卑和升高这两种状态中都是如此(徒3:21-22;来12:25,比较林后13:3;来5:5-7;7:25;诗2:6;赛9:6-7;太21:5;诗2:8-11)。

24问:基督怎样执行先知的职分呢?

答:基督执行先知的职分,是藉着祂的圣道和圣灵,向我们启示上帝拯救我们的旨意(约1:18;彼前1:10-12;约15:15;20:31)。

25问:基督怎样执行祭司的职分呢?

答:基督执行祭司的职分,一次将祂自己献上为祭,满足了上帝的公义(来9:14,28),使我们与上帝和好(来2:17),并为我们继续代求(来7:24-25)。

26问:基督怎样执行君王的职分呢?

答:基督执行君王的职分,在于征服我们,使我们归向祂(徒15:14-16),统管(赛33:22)并保护我们(赛32:1-2),抑制并战胜祂和我们所有的仇敌(林前15:25;诗110)。

27问:基督的降卑包括什么?

答:基督的降卑包括降生为人,且生于卑微的状况中(路2:7),处在律法之下(加4:4),受此生的苦楚(赛53:2-3;来12:2-3)、上帝的忿怒(太27:46;路22:44),和十字架上被咒诅的死(腓2:8),又被埋葬(林前15:3-4),一时处于死的权势之下(徒2:24-27,31)。

28问:基督的升高包括什么?

答:基督的升高包括祂第三天从死里复活(林前15:4),升天(可16:19),坐在父上帝的右边(弗1:20),末日再来审判世界(徒1:11;17:31)。

九.圣灵的工作

29问:我们怎样才能分享基督所买来的救赎呢?

答:我们分享基督所买来的救赎,乃是基督的圣灵(多3:5-6)将它有效地落实到我们身上(约1:11-12)。

30问:圣灵怎样将基督所买来的救赎落实到我们身上呢?

答:圣灵将基督所买来的救赎落实到我们身上,乃是藉着祂在我们里面所生发的信心(弗1:13-14;约6:37,39;弗2:8),这样便使我们藉着有效的恩召,从而与基督联合(林前1:9;弗3:17)。

31问:什么是有效的恩召?

答:有效的恩召是圣灵的工作(提后1:9;帖后2:13-14),祂使我们确知自己有罪,并处于愁苦之中(徒2:37);又光照我们的理性,使我们认识基督(徒26:18);并且更新我们的意志(结36:26-27),从而说服我们,使我们能够接受在福音里白白地呈现给我们的耶稣基督(约6:44-45;腓2:13)。

十.救恩在今生的益处

32问:有效蒙召的人今生享有什么福分?

答:有效蒙召的人今生享有称义(罗8:30)、得儿子的名分(弗1:5)、成圣,以及随之而来的各样福分(林前1:26,30)。

33问:什么是称义?

答:称义是上帝一次性的作为,出于祂白白的恩典,由此赦免我们一切的罪(罗4:6-8;3:24-25),并悦纳我们为义人(林后5:19,21)。这一切唯独因为基督的义归算在我们身上(罗5:17-19),并且唯独藉着信心才能得到(加2:16;腓3:9)。

34问:什么是得儿子的名分?

答:得儿子的名分是上帝一次性的作为,出于祂白白的恩典(约壹3:1),使我们因此被纳入上帝众子的数目中,并享有作上帝儿子的一切特权(约1:12;罗8:17)。

35问:什么是成圣?

答:成圣是上帝持续性的工作,出于祂白白的恩典(帖后2:13),使我们整个人照着上帝的形象被更新(弗4:23-24),并得以越来越能向罪而死,向义而活(罗6:4,6)。

36问:今生从称义、得儿子的名分和成圣相伴而来的益处是什么呢?

答:今生从称义、得儿子的名分和成圣相伴而来的益处乃是:对上帝慈爱的确信,良心的平安(罗5:1-2,5),在圣灵里的喜乐(罗14:17),恩典的增多(箴4:18),和在其中得蒙保守,坚忍到底(彼前1:5;约壹5:13)。

十一.救恩在今生之后的益处

37问:信徒死时从基督领受什么益处?

答:信徒死时,他们的灵魂在圣洁上达于完全(来12:23),并且立刻进入荣耀里(路23:43;林后5:1,6,8;腓1:23);他们的身体仍旧与基督联合(帖前4:14),安息在坟墓中(赛57:2),直到复活之时(伯19:26-27)。

38问:在复活的时候,信徒从基督领受什么益处?

答:在复活的时候,信徒既然在荣耀中复活(林前15:43),就在审判日当众被主承认,判为无罪(太25:23;10:32),完全得蒙上帝赐福,完全以上帝为乐(林前13:12;约壹3:2),直到永远(帖前4:17-18)。

第二部分:我们该做什么

一.道德律与十诫

39问:上帝要人尽什么本分?

答:上帝要人所尽的本分乃是顺服祂显明的旨意(弥6:8;撒上15:22)。

40问:上帝起初向人启示了什么作为顺服祂的标准呢?

答:上帝起初向人启示了道德律作为顺服祂的标准(罗2:14-15;10:5)。

41问:道德律集中体现在什么里面?

答:道德律集中体现在十诫里面(申10:4;太19:17)。

42问:十诫的总纲是什么?

答:十诫的总纲就是:我们要尽心、尽性、尽力、尽意爱主我们的上帝;又要爱人如己(太 22:37-40)。

二.十诫的序言

43问:十诫的序言是什么?

答:十诫的序言是:“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出20:2;申5:6)。

44问:十诫的序言教训我们什么?

答:十诫的序言教训我们,因为上帝是主、我们的上帝和救赎者,所以我们有责任遵守祂的一切诫命(路1:74-75;彼前1:15-19)。

三.第一条诫命

45问:第一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一条诫命是:“在我面前(合和本译为“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上帝”(出20:3)。

46问:第一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一条诫命吩咐我们要认识并承认上帝是独一的真上帝,是我们的上帝(申26:17;代上28:9);并要如此崇拜祂,荣耀祂(诗29:2;太4:10)。

47问:第一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一条诫命禁止我们否认(诗14:1)、不敬拜或不荣耀真上帝为上帝(罗1:21)、为我们的上帝(诗81:10-11),又禁止我们将只当归于祂的敬拜和荣耀归于任何受造物(罗1:25-26)。

48问:第一条诫命中“在我面前”一语特别教训我们什么?

答:第一条诫命中“在我面前”一语教训我们,上帝无所不见,祂注意到人另有别神之罪,大为不悦(诗44:20-21;结8:5-6)。

四.第二条诫命

49问:第二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二条诫命是:“你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出20:4-6)。

50问:第二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二条诫命吩咐我们对上帝在圣经中所指定的宗教敬拜和赐恩之道,要接受遵守,保持纯全(申32:46;太28:20;徒2:42)。

51问:第二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二条诫命禁止人用任何形像(申4:15-19;出32:5,8),或用圣经中所未指定的其它任何方式敬拜上帝(申12:31-32)。

52问:第二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是什么?

答:第二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乃是:上帝对我们拥有主权(诗95:2-3,6),我们是属祂的(诗45:11),并且祂是忌邪的,要我们专心敬拜祂(出34:13-14)。

五.第三条诫命

53问:第三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三条诫命是:“你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祂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出20:7)。

54问:第三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三条诫命吩咐人当圣洁恭敬地使用上帝的名字(申25:28;太6:9)、尊称(诗68:4)、属性(启15:3-4)、赐恩之道(玛1:11,14)、圣言(诗138:1-2)和作为(伯36:24)。

55问:第三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三条诫命禁止人亵渎或滥用凡上帝用以显明祂自己的一切(玛1:6-7,12;2:2;3:14)。

56问:第三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是什么?

答:第三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乃是:虽然干犯这条诫命的人可以逃避人的刑罚,但是主我们的上帝绝不容他逃避祂公义的审判(申28:58-59;撒上2:12,17,22,29;3:13)。

六.第四条诫命

57问:第四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四条诫命是:“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20:8-11)。

58问:第四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四条诫命吩咐人当将圣经所规定的时日都向上帝守为圣;祂特意指定七日内一整天叫人向祂守为圣安息日(申5:12-14)。

59问:上帝指定七日的哪一日为安息日?

答:上帝从世界的开始到基督复活,指定一周的第七日为安息日;此后直到世界的末了,指定一周的第一日为基督徒的安息日(创2:2-3;徒20:7;林前16:1-2)。

60问:怎样才是守安息日为圣?

答:守安息日为圣,乃是整日合乎圣洁地安息(出20:8,10;16:25-28),甚至停止平日那些合乎上帝律法的属世职务和娱乐(尼13:15-19,21-22);并用全部时间与众人一起或在私下敬拜上帝(诗92 标题;路4:16;徒20:7;赛66:23),只有为着必要的工作和施行怜悯所占的时间才是例外(太12:1-31)。

61问:第四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四条诫命禁止人对那当尽的本分忽略不行或敷衍了事(结22:26;玛1:13;摩8:5),并禁止人懒惰闲散(徒20:7,9),或行本来有罪的事情(结23:38),或对俗务或娱乐发生不必要的心思、言语或行为,以致亵渎此日(赛58:13;耶17:24-26)。

62问:第四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是什么?

答:第四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乃是:上帝让我们一周之内有六日做自己的工(出20:9),祂挑战我们特别保留第七日为祂的日子,祂自己也作了榜样,并且赐福与安息日(出20:11)。

七.第五条诫命

63问:第五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五条诫命是:“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

64问:第五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五条诫命吩咐人在其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中,当按照各自的尊卑长幼(弗5:21;彼前2:17),履行自己的本分,并给予对方当受的尊重(罗12:10)。

65问:第五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五条诫命禁止人忽略或违反各人按其地位和身分当受的尊重和当得的侍奉(太15:4-6;罗13:8;结34:2-4 )。

66问:第五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是什么?

答:第五条诫命所附加的理由乃是:有长寿和兴盛的应许(只要是为了荣耀上帝,造福自己)赐给凡遵守此诫命的人(申5:16;弗6:2-3)。

八.第六条诫命

67问:第六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六条诫是:“不可杀人”(出20:13)。

68问:第六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六条诫命吩咐人当运用合乎上帝律法的各种方法,竭力保全自己(弗5:28-29)和他人的生命(王上18:4)。

69问:第六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六条诫命禁止我们自杀,或不义地夺去邻舍的生命,或有任何这样的倾向(徒16:28;创9:6)。

九.第七条诫命

70问:第七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七条诫命是:“不可奸淫”(出 20:14)。

71问:第七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七条诫命吩咐我们在心思、言语和行为上,保守自己和邻舍的贞洁(林前7:2-3,5,34,36;西4:6;彼前3:2)。

72问:第七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七条诫命禁止一切不洁的心思、言语和行为(太15:19;5:28;弗5:3-4)。

十.第八条诫命

73问:第八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八条诫命是:“不可偷盗”(出20:15)。

74问:第八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八条诫命吩咐我们,当以合乎上帝律法的方式,取得并增加自己与别人的财富和外部产业(创30:30;提前5:8;利25:35;申22:1-5;出23:4-5;创47:14,20)。

75问:第八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八条诫命禁止一切实际上或可能会不正当地损害我们自己和邻舍的财富或外部产业的言行(箴21:17;23:20-21;28:19;弗4:28)。

十一.第九条诫命

76问:第九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九条诫命是:“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出20:16)。

77问:第九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九条诫命吩咐人当维护并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诚实(亚8:16),以及我们自己和邻舍的名誉(约叁12),尤其是在作见证时更当如此(箴14:5,25)。

78问:第九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九条诫命禁止有损诚实,有害我们自己或邻舍名誉的一切言行(撒上17:28;利19:16;诗15:3)。

十二.第十条诫命

79问:第十条诫命是什么?

答:第十条诫命是:“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出20:17)。

80问:第十条诫命吩咐什么?

答:第十条诫命吩咐我们当对自己的境况完全知足(提前6:6;来13:5),用正直仁爱的精神对待邻舍及其所拥有的一切(伯31:29;罗12:15;提前1:5;林前13:4-7)。

81问:第十条诫命禁止什么?

答:第十条诫命禁止我们对自己的现状不满(王上21:4;斯5:13;林前10:10),对邻舍的善况嫉妒、难受(加5:26;雅3:14,16),并对他所拥有的表现出非分的举动和感受(罗7:7-8;13:9;申5:21)。

十三.罪所当受的处罚

82问:人能完全遵守上帝的诫命吗?

答:自从堕落以来,无人能在今生完全遵守上帝的诫命(传7:20;加5:17;约壹1:8,10);反倒天天在心思、言语和行为上,违背上帝的诫命(创6:5;8:21;罗3:9-21;雅3:2-13)。

83问:一切违反上帝律法的罪都同等可憎吗?

答:在上帝眼中,有些罪因其本身,或因诸般加重情节,比别的罪更加可憎(结8:6,13,15;约壹5:16;诗78:17,32,56)。

84问:每个罪当受什么处罚?

答:每个罪在今生和来生都当遭受上帝的忿怒和咒诅 (太25:41;加3:10;弗5:6;哀3:39)。

十四.赐恩之道

85问:上帝为叫我们逃避因罪所当受的祂的烈怒和咒诅,对我们有什么吩咐呢?

答:上帝为叫我们逃避因罪所当受的祂的烈怒和咒诅,吩咐我们信耶稣基督,悔改得生(徒20:21),并殷勤使用基督藉以将救赎恩惠赐给我们的一切外在工具(箴2:1-5;8:33-36;赛55:3)。

86问:什么是信耶稣基督?

答:信耶稣基督是一种来自上帝的救赎性美德(来10:39),藉此使我们照福音所显明的基督接受祂,并且唯独靠祂得救(约1:12;赛26:3-4;腓3:9;加2:16)。

87问:什么是悔改得生?

答:悔改得生是一种来自上帝的救赎性美德(徒11:18),藉此一个罪人,由于确实觉知自己有罪(徒2:37-38),并领悟到上帝在基督里的怜悯(珥2:12;耶3:22),就对自己的罪忧伤恨恶,从而离弃罪,归向上帝(耶31:18-19;结36:31),并真心致力于顺服上帝(林后7:11;赛1:16-17)。

88问:基督藉着什么外在的工具将救赎的益处赐给我们呢?

答:基督藉以将救赎的益处赐给我们的外在的、通常的工具,就是祂的赐恩之道,特别是圣经、圣礼和祷告,祂使这一切在选民身上生效,使他们得救(太28:19-20;徒2:42,46-47)。

十五.圣经与赐恩之道

89问:圣经怎样对人有拯救的效力呢?

答:上帝的灵使读经,尤其是讲道,成为有效的工具,使罪人藉着信心知罪归正,并在圣洁和安慰上得到建造,以至得救(尼8:8;林前14:24-25;徒26:18,诗19:8;;罗15:4;提后3:15-17,罗10:13-17;罗1:16;徒20:32)。

90问:怎样读经听道,才能使上帝的圣言对人有拯救的效力呢?

答:要使上帝的圣言对人生发拯救的效力,我们必须用勤勉(箴8:34)、预备(彼前2:1-2)和祷告(诗119:18)来读经听道,用信心与爱心(来4:2;帖后2:10)去领受真道,存在心里(诗119:11),并在生活中实行出来(路8:15;雅1:25)。

十六.圣礼与赐恩之道

91问:圣礼怎样成为使人得救的有效工具 ?

答:圣礼成为使人得救的有效工具,并非因其本身有什么功效,或施行者本人有什么功德,而只是由于基督所赐的祝福(彼前3:21,太3:11;林前3:6-7),和圣灵在那些以信心领受圣礼之人心中的运行(林前12:13)。

92问:什么是圣礼?

答:圣礼是基督所设立的神圣的赐恩之道,这有形的记号代表基督和新约的恩惠,并向信徒印证、施与(创17:7,10;出12;林前11:23,26)。

93问:什么是新约的圣礼?

答:新约的圣礼是洗礼(太28:19)和圣餐(太26:26-28)。

十七.洗礼

94问:什么是洗礼?

答:洗礼是圣礼,我们在其中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受水洗(太28:19),代表并印证我们与基督联合,承受恩典之约的恩惠,并且归属主(罗6:4;加3:27)。

95问:应为谁施洗呢?

答:对有形教会以外的人,要到他们认信基督,并且愿意顺服祂时(徒2:38;8:36-37),才给他们施洗;但有形教会之成员的婴孩都应受洗(徒2:38-39;创17:10,比较西2:11-12;林前7:14)。

十八.圣餐

96问:什么是圣餐?

答:圣餐是圣礼,我们在其中照基督的吩咐分发并领受饼和酒,以表明祂的死;配领受者并非属物质地或属肉体地、而是藉着信心领受祂的身体和宝血,以及其一切恩惠,使他们的灵命得滋养,在恩典里有长进(林前11:23-26;10:16)。

97问:为了配领圣餐,应当怎样行?

答:为了配领圣餐,应当自己省察,是否有分辨主的身体的知识(林前11:28-29),是否用信心吃喝基督(林后13:5),是否有悔改(林前11:31)、爱心(林前10:16-17)和新的顺服之心(林前5:7-8),免得不按理吃喝,自己招惹上帝的审判(林前11:28-29)。

十九.祷告与赐恩之道

98问:什么是祷告?

答:祷告是奉基督的名(约16:23),向上帝表明我们的心愿(诗62:8),祈求合乎祂旨意的事(约壹5:14),承认我们的罪(诗32:5-6;但9:4),并感谢祂的怜悯(腓4:6)。

99问:上帝赐给什么标准,指导我们祷告呢?

答:全部圣经是指导我们祷告的标准(约壹5:14);但指导我们祷告的特别标准是基督教训祂的门徒如何祷告的模式,通常称为主祷文(太6:9-13,比较路11:2-4)。

二十.主祷文序言

100问:主祷文序言教训我们什么?

答:主祷文序言是:“我们在天上的父”(太6:9)。这是教训我们要用敬畏和信靠的心就近上帝,如同儿女就近一个随时能够和乐意帮助他们的父亲一般(路11:13;罗8:15);同时,又教训我们应当与别人一同祷告,并为他们祷告(徒12:5;提前2:1-2)。

二十一.主祷文六大祈求

101问:我们在第一个祈求中求什么?

答:我们在第一个祈求“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 中(太6:9),求上帝帮助我们和别人,在凡为祂用以显明自身的一切事上荣耀祂(诗67:2-3),并求祂行作万事,使祂自己得荣耀(诗83)。

102问:我们在第二个祈求中求什么?

答:我们在第二个祈求“愿祢的国降临” 中(太6:10),求上帝使撒但的国度灭亡(诗68:1,18),使祂恩典的国度得以进展(启12:10-11),使我们和别人都被带进这个国度,且蒙保守在此国度中(约17:9,20;罗10:1;帖后3:1),并使祂荣耀的国度速速临到(启22:20)。

103问:我们在第三个祈求中求什么?

答:我们在第三个祈求“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中(太6:10),求上帝藉着祂的恩典,使我们能够并且愿意在凡事上知道、遵守并顺服祂的旨意(诗67;119:36;太26:39;撒下15:25;伯1:21),如同天使在天上所行的一般(诗103:20-21)。

104问:我们在第四个祈求中求什么?

答:我们在第四个祈求“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中(太6:11),求上帝出于祂白白的恩赐,使我们领受今生所需用的好东西,并且求祂赐福,使我们得以享用(箴30:8-9;提前4:4-5;创28:20)。

105问:我们在第五个祈求中求什么?

答:我们在第五祈求“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中(太6:12),求上帝因基督的缘故,白白饶恕我们一切的罪(诗51:1-2,7,9;但9:17-19);并且我们也受鼓励去如此求,因为藉着祂的恩典,我们能够发自内心地饶恕别人(太18:35;路11:4)。

106问:我们在第六个祈求中求什么?

答:我们在第六个祈求“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中(太6:13),求上帝保守我们不受试探,以致犯罪(太26:41),或是当我们受试探时,扶助我们,拯救我们(林后12:7-8)。

二十二.主祷文结语

107:主祷文结语教训我们什么?

    答:主祷文结语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们”(太6:13)。这教训我们唯独因着上帝而得祷告的鼓励(但9:4,7-9,16-19),并在我们的祷告中赞美祂,将国度、权柄、荣耀归与祂(代上29:10-13);最后为了表明我们希望祂垂听我们的祈求,又深信必蒙垂听,就说阿们(林前14:16;启22:20-21)。


[1] 在天上作见证的原来有三:就是圣父、圣道,与圣灵,这三位为一体—根据希腊文Textus Receptus本和英文钦定本新译。